点击蓝字
关注我们
硚口,大武汉主城中心,汉口城市之根、现代商业之源。
“汇两江水,聚天下财。”汉正街处江汉朝宗之地,列龟蛇相望之所,得舟楫交通之利而商贾云集,乘改革开放之风而独领风骚,五百年来孕育了挑扁担、蹚筏子、闯码头的开拓创业精神。
迎来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两个国家战略、国内国际双循环重大机遇,去年底召开的硚口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,大力发扬“汉正街的扁担”的创业精神、“集家嘴的筏子擂到趟”的奋斗精神、“世界冠军摇篮”的争先精神,以城市更新为突破口,发扬筚路蓝缕、敢为天下先的楚人精神,重整行装再出征,二次创业再出发,努力实现伟大复兴。
奋进号角声声,复兴步履铿锵!城市更新焕发新活力,硚口,未来可期!
“留”下城市老味道
35处老建筑变身网红打卡地
硚口区汉正街内,经历数百年风雨的药帮一巷,150米左右长度的青石板路静静地躺在这里,每块青石板长约100厘米,宽约20厘米。
青石板路旁,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立在一旁。“我走进历史中了。”走在青石板路上的人感慨。
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武汉人的记忆。
城市更新,“留”下城市老味道。
“十里帆樯依市立,万家灯火彻宵明”,这是清代汉正街鼎盛时期的生动写照。500年繁华,为汉正街留下了诸多珍贵文物和老建筑。
硚口区坚持应留尽留,延续汉正街五百年商脉,传承民族工业文明,活化历史文化记忆。尽可能保留城市空间格局及街巷肌理,维护城市特色风貌,保护古街、古建、古桥、古树。
360岁的保寿硚迎来新生,见证留住城市里“乡愁”的硚口情怀。
保寿硚又名裕麟桥,因用的是石材,故“桥”写为“硚”。
在“老硚口”的眼里,硚口是大汉口的根,而硚口的根便来自于保寿硚。
留住城市的根!2019年,历时3年修旧如旧,保寿硚揭牌,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。
与保寿硚一样,义勇消防联合会、中国红十字会汉口分会、武汉南洋兄弟烟草厂……散落在硚口的一栋栋老建筑,也纷纷闪耀出新的色彩。
统计数据显示,近年来,硚口区加强对历史文物建筑、优秀历史建筑、工业遗产的保护修缮和合理利用,共保留修缮35处、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,投资20亿元。
“改”出城市新品质
人民城市凸显民生逻辑
恒隆来了,越秀来了,宜家来了,凯德来了,复星来了;
恒隆广场在原工业学院片上拔地而起;凯德西城在武汉啤酒厂原址上落成;云尚·武汉国际时尚中心、武汉BFC复星外滩中心在车水马龙的汉正街上建立……
城市更新滚滚向前,城市面貌日新月异,硚口固有印象一次次刷新,带来一次次惊叹。
大量城中村拆迁改造,老旧社区、老工业园区改造,给硚口带来千亿元投资,实现了城区品质和区域经济的“双提升”。
“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”,硚口决策者们思路清晰:城市有机更新事关城市长远发展,更是寄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位于恒隆广场附近的硚口区六角亭街荣东社区,曾经是武汉市改造内容最多、难度最大的老旧小区。
去年,荣东社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,不仅小区内环境面貌一新,原有的特色商铺也打造成“网红打卡街”。
社区居民黄骏说,过去小区内店铺密布,电线林立,通道狭窄,屋面漏水严重,“现在出门可以逛恒隆,回家生活环境也焕然一新。”
在去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,硚口先后精准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排烟、排水、消防、安防等30多项民生问题。强、弱电线缆全部实现入地,排水系统实现雨污分流,天然气管网更新迁改,社区内部路灯、视频监控、门禁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,还增设智慧杆、预留5G点位、搭建数字管理平台……
2022年,硚口计划新开工35个老旧小区改造,完工29个老旧小区。“十四五”期间还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66个。
“拆”出城市新动能
老工业基地装上智慧大脑
产业兴,则城市兴。
“改拆”过后,老城区如何新生?是守旧如旧仅供观赏,还是在新一轮发展中再次起跳?去上世纪80年代“洋厂长”格里希工作过的地方逛逛,就有了答案。
3月19日,武汉星火众达古田1967数据中心落户古田工业园。该项目是由腾讯云合作建设的全国首个智慧低碳示范数据中心,将广泛应用于金融、商业、文旅、教育等产业及城市管理、政务服务领域,运用区块链、5G、AI、VR/AR等技术实现自动驾驶、高清视频、智能交通、智能医疗等应用场景。
如今,在这块面积1000余亩的土地上,高新技术产业在这里强劲上演。
近年来,硚口通过城市更新推动城市中新产业、新业态的发展,聚焦科技创新,激发城市新的经济活力。
优化布局创新平台。深化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,支持材保所、桥科院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,支持创智园、江城壹号、汉正商学院等创新创业孵化器、平台做大做强做优。
大力引进科技创新企业。依托江城壹号文创科技、D+M工业设计小镇、博济·武汉智汇园、环同济大健康科技产业园等特色园区,深化武汉市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点活动。
完善科技创新生态。发挥中技所医疗技术交易中心作用,打造“政府主导、市场运作、专业服务”的全生命周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。
硚口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,未来五年,硚口将全力推进“三三战略”——加快建设汉正街·武汉中央服务区、汉水畔·企业总部集聚区、汉江湾·生态活力新城三大功能区,重点发展现代商贸、健康服务、科技服务三大产业,全力打造转型发展示范区、改革创新先行区、“三生”(生产、生活、生态)融合样板区,推动硚口的全面复兴。
汉江湾崛起生态宜居新城
“建”出城市新功能
初夏,在硚口区的古田桥旁,汉江湾绿意正浓。
万亩花田花海里,五颜六色的太阳花开得茂盛,舞蹈队、轮滑队、太极队都在此排练。附近设施齐全的足球场、篮球场里,是球迷们奔跑、跳跃的身影。推着婴儿车的市民在绿道间沿着波光粼粼的汉江漫步,和远处蓝色的古田桥在暖阳里交相辉映……
经过沿江岸线的资源环境大力整治的汉江湾,每天约10万人前来运动、散步、休闲,成为了硚口人乐享生活的第一选择。
绿色,被硚口视为全面复兴最鲜亮的底色。在城市更新中,硚口尽可能地为市民留下更多的绿色,让市民共享“诗和远方”。
在汉江湾,通过实施综合治理,腾退滩地120万平方米,防洪清障100万平方米,分期建设江滩公园,倾力打造汉江湾绿带。
这条15公里的翡翠项链,与10公里的张公堤城市森林带、132万平方米的园博园、106万平方米的张毕湖公园、79万平方米的竹叶海湿地公园,形成“两带三园”生态大格局。
在大的生态格局内,硚口区见缝插针规划、建设街头游园,建成了警察公园、小黄鹤楼游园等36个口袋公园,让城市边边角角成为养眼润眼绿洲,让居民“开门见绿,出门见园”。
近年来,除了新建口袋公园,硚口区抓住政策机遇,打造一条铁路沿线景观带,建成京广、汉丹、汉宜三条铁路沿线31.8万平方米靓丽的景观带,解放大道全线改造提升成景观大道。
全面开放汉江湾体育公园,已建成篮球场12个,门球场4个,足球场8个,室外游泳池2个,群众健身广场5个,羽毛球馆1个,绿道5公里,形成具有滨水特色的江滩群众体育活动中心。
截至目前,硚口区绿地率约29.68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约7.3平方米,林荫路推广率约91%。
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。如今,大烟囱、砂石场被树木、绿地取代,沿江、湖畔集聚起现代商贸、健康服务、科技服务业集群以及养老、教育、卫生公共服务机构。老工业基地变身生产、生活、生态融合的宜居新城,成为武汉市民美丽生活的“硚”头堡。
绘就幸福硚口
打造转型发展示范区。新旧动能加快转换,发展质效明显提升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00亿元,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力争较2021年翻一番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600亿元。城市更新改造取得重大突破。
打造改革创新先行区。科技创新、产业创新、自主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。数字经济占比超过50%。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成为全国典范。“四办”改革全省领先。“四治一体”的城区治理体系基本形成。
打造三生融合样板区。高标准建设路网、绿网、蓝网、智网“四张网”。基本建成15分钟生活圈、12分钟文体圈、10分钟公共活动圈、10分钟医疗急救圈,建成区级医院等“新五大中心”,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。